中药茶饮“出圈” 捕获年轻人的“养生胃”

时间:2024-06-17 11:06:39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药茶饮“出圈” 捕获年轻人的“养生胃”

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纷纷上线了中药养生茶饮,如明目清金饮、五仙饮、八宝汤、解暑汤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如今打败奶茶、咖啡的“饮料”竟然是中药茶饮。

“养生又好喝,价钱超便宜”“还以为会很苦,没想到口感不错”……近日,一股“药香味”十足的中药茶饮在网络社交平台火爆“出圈”,掀起一股年轻人养生消费热潮。

现状

价格实惠量又足,中药茶饮成“新宠”

“终于喝上中药茶饮了!”6月11日,经过7天等待,25岁的西安姑娘张茜茜终于收到了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信小程序上下单购买的酸梅汤。当天晚上,她迫不及待地用养生壶冲泡了一袋。

“里面没有冰糖,喝起来酸酸的,还有一股淡淡的烟熏味。”张茜茜说,“之前,在主打药食同源的奶茶店也喝过酸梅类饮品,感觉口感有点甜腻。这种用真材实料煮出来的完全是一种新的口感。”

5月28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布了自主研发的3款“中药茶饮特色方”,包括生津止渴、健脾开胃的酸梅汤,健脾利湿、祛痰化浊的荷叶祛湿茶,理气助眠、宁心安神的安神助眠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相比市面上的各类饮品,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配制的酸梅汤,原料天然且价格实惠,每剂售价1.7元,售价最高的安神助眠茶每剂2.38元。

“没想到中药茶饮这么火,在限量购买的情况下还下单了20多万剂。药师们从7时工作到22时,加上志愿者的帮忙,每天才能赶制1万剂中药茶饮。”6月6日9时30分许,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咸院区中草药房内,药剂科副主任张旋指着一旁忙着抓药、称药、封袋的药师对记者说,最近这里特别忙,补货的速度赶不上年轻人抢购的速度。

如今,中药茶饮成为众多年轻人社交圈里的养生消费“新宠”。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纷纷上线了中药养生茶饮,如明目清金饮、五仙饮、八宝汤、解暑汤等。中医馆、中药店也迎来了前来消费中药茶饮的年轻人。记者还观察到,西安的大街小巷如今也开了一些主打药食同源的茶饮店,它们的中药茶饮里不仅包含现熬现煮的传统药材,还融入了奶茶、咖啡等流行饮品元素,吸引了追求新奇体验的消费者。

“这里的饮品含有人参、菊花、枸杞、龙眼等,我感觉喝了可能比一般饮料健康。”6月11日,在西安市雁塔区长安中路某茶饮连锁店内,“90后”上班族李媛说,自己是冲着中医养生的效果来购买中药茶饮的,也不知道这些饮品是否适合自己。

提醒

追求养生,不能只寄希望于一杯“茶”

“我的肠胃比较弱。本来想着中药茶饮有保健功能,我也能喝,没想到还是被‘劝退’了。”6月11日,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刘睿滢说,她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微信小程序下单中药茶饮时,在系统提示下填写了问卷调查。最终,系统显示,她的体质并不符合开单要求,不建议购买。

“虽然中药茶饮的主要原料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但是在饮用前,还是建议先找医生明确自己的体质,再结合时令和个人体质进行科学养生。”张旋表示,中药茶饮虽好,但并不是适合每个人,更不是“多多益善”,没必要盲目跟风、大量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药食同源有讲究,不能随意乱“食”。张旋告诉记者,虽然许多中药材既是药物也是食物,但是需要在限定的适用范围和剂量内使用,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由乌梅、山楂、桑葚、陈皮、甘草熬成的酸梅汤,主要功效是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但脾胃虚寒、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食管返流者慎用;女性妊娠期或者经期慎用;慢性胃病或消化不良者,建议常温饮用。

如今,很多年轻人加入了养生队伍。有些“熬最晚的夜,吃最贵的保健品”的“朋克养生族”,将喝中药茶饮当作一个调理身体的“捷径”。对此,张旋并不认同,她说:“追求养生,不能只寄希望于一杯‘茶’。中药茶饮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过量饮用或长期不当饮用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年轻人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就是在饮食、起居、运动、情绪上,要科学、合理、健康。”

未来

中药茶饮,能否“长红”?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购买中药茶饮,真的能让中药茶饮持续火爆吗?《2023中国新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在“00后”的保健消费中,养生茶、花草茶购买人数最多,超过四成的“00后”选择为健康花钱,购买过功能性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

为什么中药茶饮能在年轻人中走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观念的普及,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饮品。不同于一般的奶茶、咖啡,中药茶饮兼具食物和保健的功能,且更具性价比,是年轻群体中流行的社交符号。同时,它的走红也折射出在“国潮风”的影响下,当代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作为一种新的“时尚消费品”,中药茶饮市场空间巨大,但它能否红得长久?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行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给中药茶饮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实,中药茶饮并非新生事物,比如有些国药老字号曾推出自有茶饮品牌,不过并未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中药茶饮要想长久红下去,需要加强研发和监管。一方面,要在拓展中药茶饮品类、丰富消费场景的同时,进一步发掘中药茶饮背后的医学功效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要在食品的安全、质量、功效、价格等方面有所保证,确保中药茶饮的可信度和产品质量。”王晓勇说。

那么,这个夏天,你愿意品尝一杯中药茶饮吗?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