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华的孩子在上高中前身高猛增,可她发现孩子的脊柱似乎有些弯。她开始格外留意孩子平时的坐姿和站姿。“特别是在孩子弯腰的时候,能够很明显地看到背部两侧不对称隆起。”宁华赶紧带着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孩子的脊柱为何会悄然弯曲
当前,脊柱弯曲异常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愈发普遍,已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又一疾病。
脊柱弯曲异常指脊柱弯曲形态超出了正常生理弯曲范围,主要包含脊柱侧弯和脊柱前后弯曲异常。脊柱侧弯即脊柱在冠状面(医学划定的解剖平面,指人体在站立时,沿人体高度从上到下把人体假定切割成前后两部分的平面——记者注)上发生的侧方弯曲,形成了一种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一般而言,人体脊柱的弯曲度在10度以内被视为正常,超出此范围则被认为是脊柱侧弯,需着手治疗。
“脊柱侧弯并非像骨折或创伤那样需要紧急处理,它是一个逐渐发展的慢性过程。”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刘振江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道,“正因如此,许多家长对此掉以轻心。脊柱侧弯的发展虽慢,但对孩子身体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脊柱侧弯可发生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指仅存在脊柱结构异常,而无其他明确病因的侧弯类型——记者注)在脊柱侧弯的患病案例中占比高达80%。刘振江说:“孩子10岁以后,特别是青春期,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会显著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特发性脊柱侧弯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女性与男性患者的比例达2∶1。”
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具体原因可能与孩子的日常姿势、激素水平、基因问题或环境因素等有关,但目前尚未完全探明其发病机制。
脊柱侧弯不仅影响孩子的体态,不美观,还可能对心肺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它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刘振江在接诊过程中经常遇到因脊柱侧弯而陷入心理困境的孩子。这些孩子因需长期进行体态锻炼或佩戴矫正器而感到自卑,担心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这种心理负担往往导致他们无法坚持治疗,进而影响了康复。
脊柱侧弯可在家自测
对于家长而言,及时发现孩子是否存在脊柱侧弯至关重要。
在家中,可以让孩子站直后观察其双肩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以及双侧后背是否对称。此外,立位体前屈检查也是一个有效的筛查方法:让孩子双腿并拢站直,做立位体前屈动作,家长从后方观察孩子双侧后背是否对称,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脊柱侧弯。
如果在家中自测发现孩子存在脊柱侧弯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接受专业检查,拍摄全脊柱站立位的X光片,以明确侧弯的程度和类型。
刘振江强调,“当我们谈论脊柱侧弯时,首先要准确识别和测量其程度”。这需要依靠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生的判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留意孩子的脊柱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同时,他也提醒家长,“正常人的脊柱本身就不是完全笔直的,会存在一定的生理弯曲,因此家长也不必过于追求孩子脊柱的板正,不必过于焦虑”。
青春期是治疗脊柱侧弯的黄金期
脊柱侧弯的治疗主要取决于侧弯的角度和患者的生长潜能。脊柱的侧弯在青春期最为常见,青春期结束后,脊柱侧弯的进展通常会放缓。因此,刘振江强调,“青少年时期是脊柱侧弯的重点治疗时期。”
对于轻度脊柱侧弯(10度至25度之间),治疗通常以观察为主,定期随访,一般随访间隔是6个月。
刘振江在接诊过程中遇到不少家长一听到“等待”“观察”这些词便会感到慌张。刘振江解释道:“观察本身也是一种治疗方式。‘观察为主,定期随访’为的是让家长密切关注孩子脊柱的变化情况,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如果出现加重的趋势,立即采取措施。”
除了观察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应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写字或坐姿歪歪扭扭。同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进行一些增强背部和上肢肌肉力量的运动,如脊柱牵拉活动、小燕飞、游泳、平板支撑、引体向上和俯卧撑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可能有助于减缓脊柱侧弯的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需要康复训练的脊柱侧弯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康复训练包括体操、理疗等,但效果因人而异,种类和强度也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对于脊柱弯曲度在25度以上的脊柱侧弯患者,需要佩戴支具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
呼吁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纳入中小学常规体检项目
尽管脊柱侧弯并非急症,但尽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如果患者的生长潜能已经耗尽(即已经停止生长),那么治疗的意义就相对有限了。
早发现、早诊断是应对脊柱侧弯的最佳防治策略。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将脊柱弯曲异常筛查项目纳入每学年或新生入学体检内容。
“近年来,随着学校和家长对青少年健康的日益关注,脊柱侧弯的体检和筛查也逐渐受到重视。在一些学校的体检中,脊柱侧弯筛查已被纳入常规项目。通过专业的体检,医生能够准确测量脊柱的弯曲程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脊柱侧弯以及侧弯的严重程度,患儿能够在青春期得到及时治疗。”然而,据刘振江与其他骨科大夫的临床实际经验来看,并非所有学校都进行了脊柱侧弯筛查,尤其是一些偏远或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学校体检可能不包括这一项目。
因此,刘振江呼吁,应将脊柱侧弯筛查纳入所有中小学校的常规体检项目,与视力、牙齿等检查一样,成为学生健康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助于及早发现脊柱侧弯问题,为孩子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这一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指南》中也提出了若干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和建设护脊友好环境的措施。《指南》建议家长:定期调整桌椅高度,使其适合孩子身高的变化;不在孩子卧室摆放电视等视屏产品,陪伴孩子共同进行体育锻炼,每天的中高强度身体运动(有氧运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每周高强度身体活动或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不少于3天。《指南》建议学校宜为每个学生在教室内配置小型储物柜,避免书包挤占课桌椅空间进而影响学生坐姿等。家庭、学校、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应对这项青春期的隐形挑战。(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宁华为化名)(记者 谭思静)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