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记者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外科专家团队利用心脏3D建模和打印等技术手段,治愈一例永存动脉干患者。
患者李华今年20岁。正常人的心脏由两根大动脉输送血液,分别是主动脉和肺动脉,而李华的心脏仅发出一根大动脉。血管自心脏发出后再分化为主动脉和肺动脉。这种静脉血和动脉血互相混合的生理循环会导致身体持续缺氧,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运动。
“传统手术方案在这样脆弱的心脏面前全部失效。”手术主刀医生顾春虎这样形容接诊时的担忧。通过心脏超声等常规检查项目,顾春虎发现李华心脏显著扩大,共同动脉干根部严重扩张,共同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心功能不到正常人的一半水平,血管壁随时可能破裂。患者已错失了永存动脉干的黄金治疗时间——婴幼儿期。复杂的病情,让常规手术方案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专家团队利用心脏3D建模和打印等技术手段,充分评估患者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反复讨论设计手术方案,最终决定创新性采用共同动脉干原位分隔的方式进行外科根治手术。通过补片在扩张的共同动脉干中分隔出主动脉和肺动脉,避免了传统手术方式中人工外管道的应用,降低了术后心脏右室流出道再次狭窄的风险。
手术中,0.1毫米误差就会导致血流失衡。历经8小时,团队成员在跳动的心脏上施展“微雕艺术”,成功完成永存动脉干原位分隔术、主动脉瓣置换术、肺动脉瓣置换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患者康复迅速,近日顺利出院。
顾春虎介绍,永存动脉干患者自然病死率很高,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一般建议在新生儿期或出生后3个月内接受外科手术。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手术治疗,75%的患儿会在1岁内死亡。极少数患者能存活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记者 张家祯)
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