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市民在中医药市集上了解中医药文化。
2月10日,中医药市集上人潮涌动。 本栏照片由本报记者 张家祯摄
2月10日,由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西安市卫生健康委、西安市雁塔区政府主办的中医药市集在雁塔区中医药文化主题街区开市。
“得知李医生在这里出诊,我立马赶来了。”2月11日,在中医药市集上接受中医正骨治疗的西安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王先生脚踝扭伤后,落下了踝关节疼痛的顽疾。西安市红会医院中医科医生李良多次为他治疗。
“我刚出诊1个小时,就有近20名群众前来问诊。大家对中医正骨治疗的认可度很高。”李良说。
中医药市集上人头攒动,前来问诊的群众络绎不绝。平时一号难求的中医专家纷纷变身“摊主”,为群众提供把脉问诊、健康咨询、中医推拿等服务。
活动现场,中医药文化互动体验区、中医药诊疗区、中医药养生体验区、中医药普法宣传区等展区依次摆开,共设置了50个摊位,汇聚了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市第五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以及雁塔区卫生健康局直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民营中医机构的中医专家。
在中医药养生体验区,专家为群众提供按摩、推拿、正骨、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传统疗法体验,以及慢性病、多发病的中医预防诊疗等服务。
善用颊针疗法的陕西省中医医院推拿科医生赵亚琼,受到现场群众的欢迎。颊针疗法结合了中医的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知识,通过刺激面部特定穴位,让身体疼痛得到缓解。
西安市民王敏近期睡眠质量不好,经推荐,体验耳穴压豆疗法。工作人员用专业工具在其耳朵上轻轻按压,并将中药贴到穴位进行刺激。
“耳穴与人体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的穴位,可以激发经络的传导作用,调节脏腑的功能,恢复其平衡状态。耳穴压豆疗法适合长期治疗使用,对痛症、失眠、疲劳、便秘等有明显疗效。”雁塔区曲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琳介绍。
现场,多家中医药机构展示了院内制剂、特色茶饮、中医面膜、中药足浴粉、中药眼罩等健康养生产品。
在雁塔区长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展位上,六味降脂茶、四味利咽饮、四神健脾饮等养生茶饮受到群众关注。中心医疗科副科长王海蓉介绍:“这些茶饮主打中医的食补养生,配方、原料均来自医院,好用。”
“这些产品展现了中医药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雁塔区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负责人金姗说。
中医药文化互动体验区异常火爆。市民品尝着阿胶糕、芝麻丸、秋梨膏棒棒糖、茯苓饼、灵芝孢子粉蛋糕、当归煮蛋……摊位讲解员为大家讲解食材的渊源、功效特点、适用对象、服用季节、服用方法、存放方法、服用禁忌等。
看中医、辨体质、喝茶饮、品药膳,市民在体验中医药独特魅力的同时,不断加深着对中医药知识的理解。
“现场体验了解中医药文化,感觉好极了,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市民李娜说,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活动,就带着孩子来了。孩子很感兴趣,制作了中药香囊,品尝了中药材蛋糕、茶饮,还体验了中医推拿等。
在中医药普法宣传区,主办方以展板的形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陕西省中医药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进行宣传。
“中医药市集开市以来,深受群众欢迎,每日接待千余人。”金姗介绍,本次市集通过产品展示、中医义诊、游戏互动等方式,让群众感受、体验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希望通过这样的载体和传播方式让中医药文化更加贴近群众,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