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就可能感染麻疹”这句略带调侃的话道出了麻疹传播的高风险。近期麻疹相关话题引发公众关注。“普通人该怎么预防麻疹?”
5月6日,记者联系采访了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普专家,详解麻疹预防与应对相关知识,帮助大家科学认识疾病,做好必要防护。
麻疹传染力强 及时接种疫苗是关键
“麻疹作为传染力超强的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卢涛介绍说,麻疹病毒十分“顽强”,能在空气中存活长达2小时,其传染力远超我们熟悉的流感。未接种疫苗人群一旦接触到含有病毒的飞沫极易被感染,婴幼儿、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属于重点防护人群。
今年以来,陕西周围省份麻疹报告病例数超过近年来同期水平,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未接种疫苗的孩子,这也给许多家长提了个醒,一定要重视疾病防护。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麻疹感染?及时接种疫苗是关键一步。卢涛告诉记者,目前广泛使用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疫苗)是对抗麻疹的“头号武器”。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针对三种病毒的抗体,单剂疫苗保护率约90%,按程序完成两剂接种后,保护率能提升至95%以上,且免疫效果持久,甚至可能伴随一生。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作为重点保护对象,需在8月龄和18月龄分别接种一剂麻腮风疫苗,家长务必牢记接种时间,切勿错过。若此前未按要求全程接种,应尽快补种。此外,边检、海关、机场工作人员以及传染病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等,因工作接触麻疹病毒风险较高,上岗前也应接种1剂疫苗。对于孕妇、严重免疫缺陷者等无法接种活疫苗的特殊人群,若接触麻疹病毒,需在6天内遵循医嘱,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
增强免疫力 预防麻疹从日常做起
除了疫苗,日常生活中的防护同样关键。麻疹发病高峰期为3-5月。在此期间,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婴幼儿及其他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不幸感染麻疹,患者需严格隔离。无呼吸道并发症者,自出疹之日起隔离5天;伴有肺炎并发症的患者,则需隔离10天。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过的人员,需进行为期21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在此期间,可正常学习、工作,但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咳嗽、流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最后,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麻疹的“坚固盾牌”。日常应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勤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挡,防止飞沫“乱跑”。同时,坚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为身体筑牢抵御病毒的“防火墙”。
“有人认为‘得过麻疹比打疫苗更好’,这是错误的。”卢涛解释说,自然感染麻疹不仅患病过程痛苦,还极易引发严重并发症,而疫苗经过严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是预防麻疹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记者 王江黎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