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群众在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第三届中医药文化宣传周系列活动上了解中医药文创产品(资料照片)。 通讯员 张丽姝摄
一缕缕中药香气与冬不拉的旋律融合交会,琳琅满目的中医药文创产品附着哈萨克语注释,中医正在为金发碧眼的儿童望闻问切……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夏日阵雨不断,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内人声鼎沸。
在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商务厅指导下,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近日牵头举办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第三届中医药文化宣传周系列活动,来自陕西的中医专家与哈籍医生在当地联合开展中医药文创展、中医义诊、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及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中医药“圈粉”哈萨克斯坦
在文化宣传周活动现场,人头攒动,40余件文创产品被哈萨克斯坦民众围观。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副院长卫元斌、国际部干事王奇和哈语翻译爱卡、玛丽等在文创区忙得不亦乐乎。
闻香杯、四季书签、蒸汽眼罩、腰腹贴、香薰艾条等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欢迎。写有“望闻问切”的扇子,成为现场打卡的“热门道具”;当地群众捧着中药代茶饮的纸杯,先闻后饮;中药香囊不到一天就发放了300多个,当地人迫不及待地将其系在背包或腰间……
“这套书签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智慧,请您转送给您的女儿,告诉孩子,中国欢迎她。”在二十四节气宣传展板前,卫元斌郑重地将一套二十四节气定制书签礼盒送给了当地群众阿由拜。这让阿由拜激动万分,现场和女儿进行了视频通话。
阿由拜是一名卡车司机,因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前来问诊。经过陕西省名中医、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康复医院院长孙银娣针灸治疗后,侧躬着腰进来的他不到30分钟便可以走动。
在参观文化宣传展时,阿由拜向大家讲述了他16岁的女儿因为喜欢中国文化,决定今年8月到北京学习语言的事情。阿由拜激动地说:“中国文化很好,中国医生很好。我现在非常安心,我们全家都会支持她。”
异国诊室里的“对话”
在中心二楼义诊区,陕西省名中医、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长宋虎杰抱着不到一岁的哈萨克斯坦患儿莉萨,端详她头面部及互动反应。一旁莉萨的母亲阿依古丽满脸焦虑。
阿依古丽带着患有脑积水的莉萨辗转当地多家医院和诊所求诊,均被告知“除了等待手术和对症治疗,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她得知近期中国的脑病专家会到阿斯塔纳义诊,一周前便来中心进行了预约。
“孩子属于交通型脑积水,不建议手术。根据我们多年临床经验,中医保守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宋虎杰宽慰着阿依古丽,耐心地向她介绍中医治疗脑积水的机制与成功案例。
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让阿依古丽眉头舒展。得知可以在本国给孩子看病,她连声道谢并决定暂缓去中国的计划。
在成人义诊区,72岁的哈萨克斯坦退休工程师谢尔盖边展示着手机里的治疗记录边说:“我2018年到新疆旅游,尝试过中医治疗,非常神奇。医生一把脉就知道我全身的毛病。今天,我把爱人、侄女都带来了。”
在成人义诊区,陕西医生陈霄、黄刚、张丫丫、舒佳祥在出诊的同时,对哈籍医生萨雅、艾琳等进行带教指导。
在儿科义诊区,陕西医生王辉、高峰、贺维、薛军龙从早忙到晚,中午换着吃饭。经过该中心医联体单位哈萨克斯坦国立儿童医院介绍,不少脑性瘫痪、孤独症、智力低下患儿的家长带着孩子相约来到中心,向中国医生寻求康复答案。
在中医传统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的诊疗思路下,中哈两国传统医学的优势互补,让疑难脑病患者看到了更多希望。
让更多患者受益
“除了儿童、成人疑难脑病患者,中心目前还接治了不少肩颈腰腿疼痛、高血压、失眠、头晕、焦虑抑郁等疾病患者。当地民众对中医药非常信任。”该中心主任高峰说,中心会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在周边社区、公园练习八段锦。如今,跟练的民众越来越多。
“值!”高峰表示,医疗无国界,让患者恢复健康是医生们共同的追求。看着一个个信任的眼神,他十分自豪。
在中医治疗室,陕西医生朱勉指导哈籍治疗医师马文轩,将银针扎进患者背部。捻转提插间,患者肩颈肌肉逐渐松弛。
“我见证了中医药在当地的推广与应用越来越深入,获益者越来越多。中国医生一边治疗一边毫无保留地带教我们,让我经常想起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读研究生时那种温暖、自豪的感觉。”马文轩说。
据悉,由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及哈方共同建设的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2023年开诊以来,已接治患者3.86万人次,除了哈萨克斯坦民众,还吸引了更多国家的民众前来就医。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