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小陈(化名),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至39℃以上,至当地诊所给予退热等治疗后,仍间断发热,自述长时间吹空调且有饮食不当的情况,患者右上腹开始隐痛,伴大汗、恶心、头晕、气短及腹胀,同时患者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全身状态非常危重,于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会诊后,检查提示血象、CRP、PCT均升高,部分指标出现危机值,已出现感染性休克,但CT等检查并未发现明确的病因。
在例行的超声检查中,超声医师发现患者有重度的脂肪肝,且肝上隐约出现了混合回声区,但不能确诊,主任郑瑜在接到会诊单后,立即从西安市中心医院北大街院区出发,前往经开院区进行会诊,二维探查后发现肝右后叶近膈顶部可见大小约9cm的混合回声区,郑瑜立即进行肝脏超声造影,造影剂注入后,脓腔在造影剂的冲刷下出现“黑洞征”,实性成分快速增强而且缓慢消退,非常符合肝脓肿的造影特点,明确了患者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
在超声造影动态导航下,郑瑜精准的避开肝内粗大血管(误差仅<1mm),锁定最佳穿刺点后,当即为患者进行经皮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沿穿刺线路径的安全间隙内顺利置入植入8Fr引流管后,抽出脓性棕色脓液50ml,患者在术后4小时体温降至37.4°C,效果立竿见影。后期经过重症医学科、普外科医生的精心治疗后,转危为安,已基本痊愈。
超声造影作为一种诊断工具,敏感性的提升较普通超声有质的飞跃,它能清晰显示脓肿血供特点,帮助区分液化坏死区和存活组织,对穿刺路径规划也非常有用。超声造影采用声诺维(SonoVue)等微泡造影剂,无毒副作用。超声医学科配备实时双模态成像系统(超声+造影融合导航),精度达亚毫米级。经皮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肝脓肿引流术可实时监测脓腔边缘血流,避免损伤肝中静脉,达到毫米级“扫雷”,实现零出血革命,穿刺出血风险降低。
健康科普
什么是肝脓肿?
肝脓肿是肝脏内因细菌、真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形成的脓液积聚,常表现为发热、右上腹痛、乏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甚至脓毒血症。
为什么需要置管引流?
对于较大(通常>5cm)或药物治疗无效的肝脓肿,经皮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是首选治疗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微创:仅需局部麻醉,穿刺孔约3-5mm。
精准:影像引导下避开血管,直达脓腔。
高效:迅速引流脓液,缓解中毒症状。
恢复快:术后1-3天即可下床活动。
术后注意事项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折叠、脱落。
持续冲洗引流管,抗生素治疗,定期超声复查。
记录引流液颜色和量(正常由脓性逐渐变清)。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疗程通常2-4周。
若出现高热、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
康复小贴士
饮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蛋、粥),避免油腻。
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引流管移位。
专家提醒:早期肝脓肿可能症状不典型,易当作“感冒”症状,若持续发热伴肝区不适,尤其是有脂肪肝、肥胖、糖尿病等人群建议尽早就医。超声造影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微创引流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早发现早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否则易导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问题。
编辑:闫如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