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个大小便问题?”很多人常常将“排便异常”不放在心上或觉得难以启齿,殊不知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53岁的老田就栽在“没在意”上,8个月前,他就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变细、带血等症状,却一直没有就医。
直到2个月前,小便中竟混杂着粪便和食物残渣(韭菜叶子),他才匆忙赶往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晚期乙状结肠癌,且肿瘤已侵犯膀胱。
从忽视到绝望
肿瘤已长到2个拳头大
最初,老田以为大便变细、带血只是“上火”或痔疮,直到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小便次数增多、排尿时像“火烧一样疼”,甚至尿液中出现韭菜叶样的粪便残渣,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他的肿瘤已长到2个拳头大小,并穿透肠壁侵犯膀胱。
西安大兴医院劳动北路院区胃肠外科主任蔡磊解释:“肿瘤破坏了肠道和泌尿系统的交界处,粪便才会‘走错路’进入尿道。”
高难度手术
医生在“雷区”排雷
面对肿瘤与膀胱、输尿管“长在一起”的复杂情况,胃肠外科团队制定了三步方案:
切除病灶:完整切除肿瘤、周围淋巴结及被侵犯的膀胱壁;
膀胱修复:用患者自体组织修补膀胱缺损,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临时造瘘:避免留下永久造口,直接做了肠道重建手术,由于肠管水肿,为更好愈合,蔡磊先做了个临时性小肠造瘘,待恢复后再还纳。
蔡磊形容,“ 手术就像在布满血管的‘雷区’排雷,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输尿管或引发大出血。”
手术顺利结束,但由于老田拖到晚期才就医,后续还需漫长的治疗。
敲警钟
这些症状可能是肠癌信号
排便异常: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变细、带血或黑便。
排尿异常:尿频、尿痛,甚至粪便样尿液。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肠息肉或肠癌家族史者,建议每年做肠镜筛查。
提醒大家,别再让“难为情”耽误生命,身体有任何异常,都要及时检查。
编辑: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