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途径各异 专家教你科学预防不同肝炎

时间:2025-07-27 08:07:32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传播途径各异 专家教你科学预防不同肝炎

e481e9f460c4d65c6aa5acc65b136994.jpeg

漫画:保肝护肝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7月26日,记者通过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系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纪泛扑。纪泛扑提醒,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被称为“沉默的器官”,这是因为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时,病情常常已经进展到严重阶段。因此,加强肝病的预防意识和做好健康管理很重要。

不同肝炎传播途径各异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含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和戊型(HEV)5种类型。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慢性化风险较高,是全球范围内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传播途径各有不同,了解这些传播途径能够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措施。”纪泛扑介绍,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们常常因为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感染,这种肝炎常见于地区性暴发流行,一般为急性过程,预后情况良好。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性接触及母婴垂直传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部分急性感染者能够自愈。但也有一定比例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的病毒复制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丙型肝炎的常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如输血、不规范的穿刺美容等。其慢性感染率较高,早期症状不明显,疾病在隐匿中进展可能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

丁型肝炎较为特殊,它仅在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基础上才能引发感染,联合感染会加速病情的进展。

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部分患者可能发生重型肝炎,尤其是孕妇感染后,病死率相对较高。

科学预防需多方协同发力

科学预防肝病需多方协同发力,构建全链条防护体系。纪泛扑强调,疫苗接种是预防肝病的重要防线。甲肝疫苗重点覆盖儿童、餐饮业从业者、旅行者等高风险人群;乙肝疫苗已纳入我国儿童免疫规划,婴儿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可显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成人若未感染乙肝或保护性抗体不足,应尽早补种或加强接种;我国已上市的戊肝疫苗,则为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不全等高危群体提供了针对性预防选择。

在此基础上,需聚焦源头防控阻断“粪-口”传播,日常生活中应坚持饮用安全水源,避免生食、不洁食物及生水,外出就餐优先选择卫生条件合格的场所,前往肝炎流行地区前,可向专业医生咨询预防接种建议。针对血液传播风险,就医时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输血、注射、美容等操作,确保器械为一次性或经严格消毒,同时杜绝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在母婴传播阻断环节,乙型肝炎感染孕妇需在孕期完成病毒载量评估,必要时通过抗病毒治疗降低传播风险,新生儿则需尽早接种乙肝疫苗与免疫球蛋白,构建坚实的母婴免疫屏障。

由于多数病毒性肝炎早期症状隐匿,定期体检成为早期发现肝病的关键。建议普通人群定期进行乙型/丙型肝炎筛查,高危人群需规律开展肝功能、乙肝标志物、丙肝抗体、肝脏B超等检查;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有家族病史、酗酒、肥胖、糖尿病等高危因素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随访,监测病毒载量、肝纤维化程度、甲胎蛋白等指标。确诊的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随访治疗,严禁盲目用药或自行停药。(记者 王江黎)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