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补了牙就万事大吉,可当牙齿出现酸痛,补牙材料边缘发黑,甚至整块脱落时,那种“怎么又坏了?”的困惑与沮丧,想必不少人都经历过。其实,补过的牙齿再次出现问题,在牙科上被称为“继发龋”。这一现象比你想象中更常见,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细菌的狡猾入侵
补牙材料和牙齿的贴合处,很难实现绝对密封,会存在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缝隙。口腔里的细菌就会趁机钻进这些缝隙,持续产生酸性物质,腐蚀下方健康的牙体,进而导致“蛀洞重现”。
材料老化与局限
长期咀嚼会让补牙材料出现磨损、变薄、老化的情况,性能也随之下降。如果材料强度不够,或者牙齿缺损较大,在咬硬物、磨牙时,可能会使材料崩裂、脱落,给细菌可乘之机。
维护不到位
没有坚持用牙线清理牙缝,牙刷无法触及的邻面就会堆积菌斑,成为蛀牙复发的温床。而频繁摄入甜食、饮料,会为细菌提供充足的“燃料”,加速牙齿的腐蚀。
守护补牙成果,预防是关键!
1.清洁到位
每天刷牙两次,并且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彻底清除口腔内的菌斑。
2.饮食注意
减少糖分的摄入频率,吃完东西后及时漱口。
3.避免伤牙
不要用牙齿开瓶、咬硬物,防止牙齿受损。
4.定期复查
每6-12个月去看一次牙医,主动检查旧补牙体的情况。
一旦发现补牙材料松动、脱落,边缘发黑,牙齿对冷热敏感或出现塞牙等情况,要立即就医!早期处理(可能只需小补一下)远比拖到需要根管治疗或拔牙简单得多。补牙并非终身保障,只有细心维护和定期检查,才能让补牙效果更长久。
编辑:闫如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