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是立秋节气,虽然温度并未下降很多空调还在呼呼吹,但身体已经悄悄进入“换季模式”。这时候,有些水果就要限量宠幸了,不然很容易让脾胃“罢工”。
立秋节气后,自然界阳气渐收,人体脾胃运化功能相应减弱,此时,以下4种高糖、寒凉、滋腻的水果可能成为“隐形湿气制造机”。
1.芒果:含糖量高,吃太多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身体不能及时运化体内水湿,使身体无法顺畅排出湿气。建议每日不超过200克。
2.冰西瓜:虽然会带来一时快感,但它会增加寒气,影响脾胃功能。
3.榴莲:榴莲被称为“阳气之王”,适量食用,能补阳散寒温脾胃;过量食用,会生湿生热又生痰。每日建议不超过100克,搭配山竹食用可中和热性。
4.李子:《随息居饮食谱》载:“李,甘酸凉,多食生痰助湿,脾胃虚弱者尤忌之。”“尤忌之”——可见李子对脾胃的影响有多大。立秋水果替换方案,让你吃出秋日轻盈感。
立秋节气后适宜食用的水果有以下几种:
1.梨:润肺止咳,对于肠胃来说,也是很好的“清洁工”。
2.苹果: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3.蓝莓:富含花青素,能保护视力、抗衰老、增强免疫力。
4.无花果:有助于润肠通便,其中含有的多糖,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5.石榴:可以美容肌肤。
还需要注意,以下4种高危行为也会给身体“加湿”。
1.久坐不动,中医讲“久坐伤肉”,久坐不运动,不利于气血运行,会经常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重的表现;
2.经常熬夜熬夜刷手机,不仅影响睡眠,还可能消耗津液(人体内除血液外的正常水液),导致体内湿气堆积;
3.戒烟限酒,脾胃不好、消化不好的人群建议适量饮用;
4.爱吃辣、甜、生冷食物过量食用辛辣、油腻、甜腻的食物会伤害脾胃,降低其运化能力,从而助长湿气生成。
编辑:闫如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