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增强医务人员对输入性蚊媒传染病的警觉和实战应对能力,8月21日,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热门诊组织开展了一场针对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的识别、隔离、报告与处置全流程实战演练。
演练模拟接诊一名42岁男性患者,其近期有广东省旅行史,因“发热伴关节剧痛3天、皮疹1天”前来就诊。上午9时整,演练正式开始。护士郑青燕严格执行“三史”问询,在测得模拟体温39.2℃并了解到相关流行病学史后,立即为“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协助更换长袖衣物,并引导至发热门诊进一步诊治。
接诊医生郭明兰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其存在典型斑丘疹、结膜充血等临床表现。基于高度的防控敏感度,医生迅速判断其为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严格按标准落实个人防护,下达隔离指令,并同步上报科主任、护士长、医务科及治未病科等相关部门。
9时18分,护士郑青燕将“患者”妥善安置于隔离留观室,并迅速实施关键的蚊媒隔离措施:架设蚊帐、启用多处电子驱蚊器、关闭门窗,严防死守,彻底杜绝因蚊虫叮咬导致病毒二次传播的可能。隔离区域门口醒目悬挂“蚊媒传染病隔离”标识,严格限制人员进出。
在科主任李震寰、护士长杨燕子现场指挥协调,各部门响应迅速、协作紧密,整个处置过程有条不紊、规范有序。9时30分,根据演练脚本设定并经上级指示,启动患者转运机制。10时整,模拟患者被安全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排查与诊治。
患者转出后,护士郑青燕立即对隔离留观室、所有接触物品及相关通道实施全面终末消毒,所有医疗废物均严格按感染性废物管理要求,采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封装并标注特殊标识,由专人回收处理,确保无交叉感染风险。
上午10时30分,演练圆满结束。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参演人员职责明确、操作熟练、配合默契,充分彰显了医院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所具备的专业临床判断力、规范应急处置能力与高度团队协作精神。科主任李震寰与护士长杨燕子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演练不仅有效检验了发热门诊对输入性传染病疑似病例的识别、隔离、上报、处置及消杀全流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更是对医院多部门联动机制效能的一次成功检验,达到了锤炼应急队伍、巩固防控防线、筑牢医院“守门人”职责的预期目标,为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闫如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