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首招“带娃”专业 为婴幼儿托育“强筋壮骨”

时间:2025-09-11 08:57:46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陕西高校首招“带娃”专业 为婴幼儿托育“强筋壮骨”

陕西高校首招“带娃”专业为婴幼儿托育“强筋壮骨”在陕西学前师范托育中心小班教室,保育师和宝宝在互动(资料照片)

86de3102cd9fe38eda9de8428a1a05b8.jpeg

在陕西学前师范托育中心小班教室,保育师和宝宝在互动(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访谈嘉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院院长 范铭

省社科院教育研究所所长 张鹤

陕西学前师范科教产业集团总经理 马云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 杨鹏

新学期已经开启。9月初,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迎来了首批90名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新生。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首次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纳入教育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该专业的两所高校之一。

新专业主要培养什么人才?此举对于缓解当下家庭育儿焦虑有何深远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院院长范铭、省社科院教育研究所所长张鹤、陕西学前师范科教产业集团总经理马云、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杨鹏。

问:请问该专业主要培养什么人才?

范铭:简单来说,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专业,涉及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我们主要向学生教授婴幼儿生理心理、营养喂养、运动健康、回应性照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其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在25%以上。4年后,顺利毕业的学生可取得教育学本科学位。我们培养的是能在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早教机构、妇幼保健院等相关儿童服务机构从事0岁至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科研工作及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问:作为2025年批准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它的开设是出于什么考虑?

范铭: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但现有托育服务存在“入托难、入托贵”问题。双职工家庭面临照料难题。而我国持证保育人员仅有约50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不足10%,缺乏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此举也是瞄准很多家庭“想生不敢生、生了没人带”的社会痛点。

此外,2021年3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发布,增设了托育服务相关专业,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也进一步明确提出完善托育服务体系。高校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正是对上述政策的有力响应。

问:在本科院校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陕西省优化高等教育专业布局、服务民生需求的一部分?

杨鹏:近年来,陕西省始终将本科专业建设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抓手,将195个专业及行业领域纳入“引导发展名单”,超常规布局储能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智慧耕地、智能医学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专业,引导高校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设置的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就是我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围绕4个万亿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组建专业群,促进专业建设“集群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匹配度、支撑度。

问:在传统观念中,带娃“只要给吃喝,孩子不哭闹就行”。与粗放式育儿不同,将“带娃”作为一门专门学科进行建设,对于提升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缓解育儿焦虑、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有何深远意义?

张鹤:这不仅是应对当前托育服务人才短缺的举措,还是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投资。首先,直接推动托育服务专业化与标准化,有助于从源头上提升托育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其次,通过高等教育体系培养托育人才,本身就是对托育行业专业性的肯定,有助于提升其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有助于推动社会观念转变,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托育事业。最后,专业化、高质量、普惠的托育服务,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它直接解决无人照护、专业优育的痛点,有助于释放生育潜能。总之,这是一项连接个体发展、家庭幸福与国家未来的战略性举措。

问:此举对于做大做强托育产业、拉动相关就业发挥什么作用?

马云:一是为产业“强筋健骨”,提升整体质量。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的不仅是护理员,还是未来的托育园园长、课程设计师、培训师和行业标准制定者。他们将像“种子”一样,带动整个托育服务从“看护型”向“教育型”“科学型”升级,让家长真正放心,从而吸引更多家庭敢生、愿养。二是为就业“扩容提质”,打开职业空间。我们通过中职、高职到本科的贯通培养,让从业人员有了清晰的上升通道,这不仅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托育产业,还能让他们有意愿将其作为一份长久的、有尊严、有前景的职业来奋斗。

问:除了人才队伍建设,还应从哪些层面入手推动托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鹤:除专业化、规范化的托育人才队伍建设,还应完善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供给体系,例如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形式,形成覆盖城乡的网络。此外,还要加强监管与标准化建设,确保服务质量与安全,促进多部门协同与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构建起“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更多家庭能够“想生、敢生、善养”。(记者 陈嘉)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