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的李奶奶(化名),只是不小心摔了一跤,没想到竟导致“右股骨颈骨折(Garden IV型)”,家人立即将她送往西安高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李奶奶不仅骨折移位明显,还伴有重度骨质疏松,更严重的是,她在20天前刚发生消化道出血,还长期罹患心房颤动、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多种心脏瓣膜病、心包积液、重度贫血、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以及精神行为异常等共十余种疾病。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这对主刀医生的技术、团队配合以及围术期管理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西安高新医院骨科一病区杨鹏主任迅速启动全院多学科会诊(MDT)。在综合各科室意见后,杨鹏团队认为,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若采取保守卧床治疗,无异于等待致命并发症的发生。唯有尽快手术、争取早期下地,才能为患者赢得一线生机。经充分讨论,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采用创伤小、耗时短、更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李奶奶后续的快速康复奠定了基础。

在多学科团队的全力护航下,麻醉科团队制定精准麻醉方案,全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为手术安全实施提供了稳定的生命支持保障,与骨科团队默契配合,确保手术顺利推进。手术由杨鹏主刀,骨科一病区团队辅助。术中,杨鹏凭借精准的解剖定位、高效的微创操作技术,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组织损伤和生理干扰。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仅约100毫升,有效控制了对本已贫血、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进一步影响,充分体现了骨科一病区团队在面对复杂解剖和高风险因素时的应变能力和扎实的技术。
术后,骨科一病区将快速康复(ERAS)理念贯穿于治疗全程。在严密的监护和个体化的镇痛、营养支持及康复计划指导下,李奶奶在术后第二天就能在助行器的辅助下成功下地站立行走。这一进展,不仅极大避免了卧床引起的坠积性肺炎、血栓等并发症,也标志着此次高风险手术取得全面成功,彰显了西安高新医院骨科一病区在围术期管理与功能康复方面的综合实力。此次超高难度手术的成功,西安高新医院骨科一病区团队真正做到了“敢接、能做、能做好”,为众多患有复杂基础疾病的老年骨折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和重返高质量生活的机会。
老年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获此称号,并非源于骨折本身,而是源于其后续影响。一旦因高龄、基础病多而选择卧床保守治疗,身体机能会急剧下滑,随之而来的是坠积性肺炎、血栓、褥疮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威胁。而这一成功案例也印证了,多学科协作是攻克老年复杂髋部骨折难题的关键,为同类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骨质疏松不只是缺钙那么简单
李奶奶骨折的根本原因是“重度骨质疏松”,它不只是“缺钙”那么简单,钙质流失是因素之一,但骨骼代谢的失衡才是关键。成骨细胞(负责骨形成)与破骨细胞(负责骨吸收)的平衡被打破,导致骨量减少、骨骼微结构破坏。
这些人群要注意
绝经后女性、有家族史、消瘦、缺乏运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吸烟酗酒者均是高发人群。身高变矮、出现驼背(脊柱压缩性骨折所致)、莫名腰背痛,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的早期信号。
杨鹏教你预防骨质疏松
营养:确保每日足量钙摄入(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适量补充),维生素D能极大促进钙的吸收。
运动:适量进行负重运动(如步行、太极)和抗阻训练,能刺激骨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从根源上预防跌倒。
专业治疗:一旦确诊,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
西安高新医院骨科一病区简介

西安高新医院骨科一病区成立于2002年医院建立之初,经过不断发展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和文化氛围。目前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23人,博士1人,硕士2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护理人员15人,其中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4人,护士7人,是一支经验丰富、富有朝气的医疗队伍。
科室学术带头人杨鹏,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主刀各类骨科手术超过六千例,参加各类手术总计逾万例。近年来,致力于老年创伤骨科的研究,专注于老年骨折的预防与治疗,处理老年骨折超过一千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为零,积累了丰富的老年创伤救治经验。
科室积极开展各种创伤及骨科疾病的微创治疗,如骨盆骨折采用微创经皮穿钉固定、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经皮钢针固定、各种长骨干骨折髓内钉或钢板微创治疗、臀肌挛缩症的微创治疗、肌性斜颈的微创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经皮复位内固定术等。
编辑: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