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主任手术团队为小肠缺血患者实施血管搭桥术

时间:2019-06-21 15:40:58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施海主任手术团队为小肠缺血患者实施血管搭桥术

施海主任手术团队为小肠缺血患者实施血管搭桥术   2016年2月5日,施海主任所在的西京消化病医院小肠移植团队历时十多个小时成功为一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引起小肠缺血的患者实施了血管搭桥手术

2016年2月5日,施海主任所在的西京消化病医院小肠移植团队历时十多个小时成功为一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引起小肠缺血的患者实施了血管搭桥手术。

患者为一位来自陕北农村的中年男性,一周前开始腹痛不适并持续性加重,停止排便。经过检查发现小肠扩张缺乏活力,供应小肠的动脉主干形成十分危险的夹层动脉瘤,血管几乎闭塞。如没有有效的治疗,小肠面临缺血坏死的极大风险,病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经过多个学科专家反复会诊讨论,认为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血管腔内植入支架的办法不适合这例病人,而采用自体小肠移植技术有可能挽救面临缺血坏死的小肠。手术如果成功,不但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小肠血液供应,保留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避免出现“短肠综合征”,而且手术后无需使用复杂的抗排斥药物治疗。经过手术前积极准备,1月27日,小肠移植团队先将长达3米的缺血小肠从体内切除下来,灌洗后体外低温保存,再在健康的腹主动脉上进行“血管搭桥”,最后再将保存的小肠重新送到体内,完成血管缝合手术。手术结束后,小肠血液供应立即恢复,重新活动起来。截止发稿时,移植上去的小肠已经完全存活,病人开始恢复经口饮食。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血管疾病,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50岁左右的男性居多。文献报道发病率在0.06%,按我国13亿人口估算,每年大概有超过24万的新发病人,并不罕见。传统治疗多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的办法,但有发生狭窄和血管栓塞的风险。采用自体小肠移植技术完成血管搭桥手术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尝试,有望为血管支架不宜的患者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编辑:任晓彤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