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的常见临床症状: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紧缩压榨感或压迫感、烧灼感,可向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持续>10~20分钟,含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AMI。
不典型表现有:牙痛、咽痛、上腹隐痛、消化不良、胸部针刺样痛或仅有呼吸困难。
重症患者可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颈静脉怒张等,听诊可闻肺部啰音、心律不齐、心脏杂音、心音分裂、第三心音、心包摩擦音和奔马律。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常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刺激下发作,症状较为稳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则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冠心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减轻心肌氧耗(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调脂药)。
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1) 已确诊为冠心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拟行介入性治疗或旁路移植手术;
2) 心梗后再发心绞痛或运动试验阳性;
3) 有胸痛病史,但症状不典型,或无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但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或病理性Q波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4) 中老年患者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疑有冠心病而无创性检查未能确诊者;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拟行急诊PCI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将球囊导管通过血管穿刺置入狭窄的血管,在体外将球囊加压膨胀,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使病变血管恢复畅通,以预防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治疗。
介入术后注意事项
a) 术后股动脉鞘管拔出后需平稳卧16-24小时(术侧下肢制动,适当予以按摩),桡动脉需平卧6小时。穿刺部位需加压包扎,出现疼痛或局部血肿属正常现象,如疼痛或肿胀严重报告医护人员。
b) 术后饮水约800-1000ml,以促进造影剂排出,关注尿量。
c) 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d) 术后1-2天内勿提重物,避免重体力劳动。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a) 控制体重: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20-24kg/m2 。
b) 膳食限盐: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
c) 减少膳食脂肪: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
d) 保持适当体力活动:一般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
e) 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急能力:通过宣教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f) 戒烟、限酒。
编辑:任晓彤